本館新訂 Chinaand the Modern World: Records of Shanghai and the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1836–1955 ,收錄 19-20 世紀英國政府對於上海公共租界的官方檔案,其中除了駐華公使與領事的書信報告,還包含租界法院中的審判紀錄、法官筆記等過去較少見的司法裁判及案件調查報告。整體內容涵蓋司法、刑罰、社會治理到戰時僑民救助等多面向議題,特別適合關注近代法制史、上海租界史與戰爭社會史的研究者深入探索。
近年來隨著各種 AI 工具興起, AI 成為許多人學習過程中的必備工具。不少學生將其納入作業與報告的準備流程中,「外包代寫」、「生成偽造文獻」的情形亦逐漸浮現。當這類新工具的應用趨勢與挑戰進入教育現場,促使師長們不得不重新思考:「學生究竟能從中學到什麼?我們該怎麼教?」同時也讓我們得以重新審視傳統教育、研究訓練的養成過程中,未曾被細緻檢視的環節,以及新工具帶來的可能性。 歷史學作為強調史料查證、論證架構與詮釋深度的學科,在面對 AI 所帶來的標準化、模糊化與幻覺式( hallucination )生成文本時,尤其容易暴露出其侷限與風險。而史料的複雜性與研究方法的多元性,也是讓 AI 參與整理、協作的空間所在。以下從國內外教學實況與經驗著眼,揭開老師、學生在 AI 時代所面臨的問題,並嘗試提出可行的因應之道,以及圖書館能提供的支援。 [ *]
本文將介紹本館 2025 年最新訂閱的 Oxford Research Encyclopedias of Asian History 資料庫。 ORE 為牛津大學出版社與各領域專家學者共同打造的數位學術百科全書,其中 Asian History 部分協助學人綜覽亞洲各類熱門研究主題概況、最新趨勢與相關參考資源,適合作為開拓新課題、深化既有領域以及課程設計時參考的研究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