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上海如何煉成?三種近代上海城市建設檔案帶您一探究竟!
上海自1843年開埠以來,一直是中國現代城市化的先驅,也是東亞最具代表性的口岸城市之一。從城市規劃、基礎建設到社會治理與空間轉型,上海的發展歷程深刻影響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其城市發展也成為全球城市史、科技史、殖民地研究等領域學者關注的焦點。[1]對於研究中國現代化、通商口岸城市空間變遷、基礎設施發展等課題的學人而言,記錄上海現代化歷程的檔案文獻至今仍具有難以取代的學術價值。
過去學者研究上海城市發展時,往往需要耗費大量時間、精力走訪各檔案館、圖書館,查找分散各地的原始文獻、官方檔案、工部局報告、方志、近代報刊等材料。[2]這些史料不僅保存地點分散,查閱手續與開放程度也不一,常為研究者帶來諸多不便。
為了讓研究人員更便於獲取近代上海相關文獻檔案,郭廷以圖書館持續訂購各類涉及上海檔案型資料庫(請參後文附表)。近期再度引進三種最新出版的上海檔案資料庫,分別收錄與18-19世紀公共租界中的城市規劃與市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官方紀錄:
✨ 1.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 Reports, Minutes of
Ratepayers Meetings, and Shanghai Volunteer Corps(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報告、納稅人會議與萬國商團)
收錄年代 |
1867–1941年(清同治6年-民國30年) |
資料來源 |
上海古籍出版社(含103本報告書、28431頁文獻)。 |
簡介 |
收錄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成立以降的年度報告與預算案、消防與警察、公共工程與公共衛生等部門的業務報告,以及 1868–1893 年間土地租佃人與納稅人會議紀錄,並附有兩冊萬國商團(Shanghai
Volunteer Corps)歷史與人事資料的圖文冊。展現租界治理架構、土地支配、基礎設施運作,以及納稅人對工部局的實際掌控權。 |
適合研究主題 |
城市管理、警政消防、公共衛生、萬國商團、納稅人政治參與、租界軍事組織、僑民生活水準等。 |
✨ 2.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上海公共租界:城市規劃與市政發展)
收錄年代 |
1845–1948年(清道光25年-民國36年) |
資料來源 |
上海古籍出版社(含 143
本報告書、 11080 頁文獻)。 |
簡介 |
收錄《土地條例》頒布以來的租界城市規劃、土地使用及基礎建設發展歷程的官方文獻,包括土地條例、土地估價表與清單(1845–1937),以及記錄各項基礎設施與公用事業(如供水、供電、電話、交通)的營運與管理規章。內容亦涵蓋上海港口、工業、航運與江南造船廠等與城市發展相關資料。 |
適合研究主題 |
租界制度、城市規劃、土地管理、基礎建設、工業與港口發展。 |
✨ 3. Service
Lists and Reports of the Chinese Maritime Customs Service and Whangpoo
Conservancy Board(中國海關與上海濬浦局人員名冊與業務報告)
收錄年代 |
1890–1943年(清光緒16年-民國32年) |
資料來源 |
上海古籍出版社(含49本報告書、9265頁文獻)。 |
簡介 |
收錄中國海關總署《職員名錄》與吳淞口疏浚進度報告(1890),並包含濬浦局(Whangpoo Conservancy Board)於1905年成立後發布的多項報告,內容涵蓋黃浦江整治、港口水文調查與疏浚工程。海關《職員名錄》詳細記錄中外職員的任職、升遷、調動與離職資訊,呈現晚清至民國海關制度與官僚結構的運作模式。 |
適合研究主題 |
海關港務、濬浦工程、航運整治、人事體制、水利技術等。 |
三種新訂資料庫整合了上海公共租界城市治理與基礎設施發展檔案,內容涵蓋土地規章、土地評估表、土地清單、市政預算報告、公共工程紀錄、納稅人會議記錄,以及港口、航道、河道治理的海關與黃浦江工程報告。時間跨度從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中葉,橫跨上海城市現代化的黃金時期。無論您關注的是租界區自來水、電力、煤氣、道路、鐵路、有軌電車、水道疏濬乃至公共衛生等基礎設施的規劃細節與技術引進過程,還是欲探析不同時期公租界內部財政、土地政策、社會參與(包含籌組在地武裝團體)、生活水準、港口治理技術的變遷,這些資料庫都能提供長時段且具連貫性的原始材料。
以下從上海城市史研究幾個重點議題著眼,分別說明新訂三種資料庫蘊含的重要研究材料及其應用方向:
一、租界治理與市政決策
有關租界權力結構、財政運作與政策制定,除了過去學者常用的Municipal
Gazette(工部局公報)、工部局年報與The Minutes of the 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工部局董事會會議錄)外,Ratepayers Meeting Report(納稅人會議報告) 同樣是不容忽視的核心史料。納稅人(早期稱為土地租賃者,Land Renters)是公共租界事務實際的「決策者」,從《租地章程》(Land
Regulations and Bye-Laws)修訂、市政稅率與規費徵收標準、工部局年度預算與建設項目,到董事會成員選任,皆須通過納稅人會議討論及投票通過,方可施行。由此可見納稅人會議在市政運作中的重要性。
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 Reports, Minutes
of Ratepayers Meetings, and Shanghai Volunteer Corps資料庫中,包含1868至1941年間完整的納稅人會議紀錄與市政預算報告,有助於研究者透過長時段的連續性記錄,探討各項議案的提出背景、支持與反對意見的角力過程。
1875年5月18日納稅人會議報告決議事項。
[3]
通常在報告開頭即將該次會議重點決議事項羅列出來,如租界居民需繳納稅種,包含土地稅、市政稅(外籍人士與華人稅額規定不同)、貨物稅、電報費、墓地費以及營業執照費用,同時明訂稅額及繳交期限。決議事項之後則可繼續閱讀詳細的會議討論與投票紀錄,其中討論事項大多與造橋鋪路、建設醫院或學校等公共設施相關。
除了納稅人會議記錄之外,該庫還附有工部局內部行政資料,如1942年工業社會處(Industrial and Social
Division)所調查的外籍雇員生活水準(The Standard of Living of Western
Foreign Salaried Employees in Shanghai)、1929年與1940年工部局衛生處年度報告(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
Public Health Department Annual Report)[4]、租界兒童保護政策(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
Child Protection Section),以及公租界為抵禦太平天國之亂而籌組的武裝軍事組織──萬國商團(Shanghai Volunteer Corps)建立始末紀錄,為分析公共租界外僑社會、公共衛生與租界軍事組織提供豐富素材。
1942年出版的《上海外籍雇員生活水平》詳細分析了當時上海各國籍雇員的家庭收支狀況。 [5]
二、土地開發與基礎建設
上海公共租界的範圍與邊際,主要依據《租地章程》(Land
Regulations and Bye-Laws)的制度框架。章程後續通過多次修訂,逐步完善界內土地使用分級、稅收徵收與基礎設施權責劃分。城市建設項目則由公共工程部(Department of Public Works)負責規劃執行。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資料庫中,收錄了1845-1930年的《租地章程》、1869-1933年《土地評估表》(land assessment schedules)與1871-1937年《土地清單》(land lists),可供研究者重建租界土地開發、租賃轉手的歷程,同時亦可量化分析各區地價的浮動情形。
上圖分別為 1869(上)、 1876(中)、 1882年(下)的上海公共租界土地評估表。 [6] 從中可以看出 Adamson W.R (亞當遜公司創辦人,主要經營茶葉與絲綢出口貿易)租賃的土地,尤其是南京路、天津路段的辦公大樓在 13年間地價已成長將近 2倍。
1857年拍攝亞當遜公司(W.R.Adamson and Company,即左側大樓)。 [7]
研究者亦在該庫可查閱租界內各類基礎建設檔案,掌握當時規劃、執行與使用規範。在能源設施方面,庫中收錄支撐租界水電供應系統的上海電力公司(Shanghai Power Company)檔案及上海自來水公司(The Shanghai Waterworks Co., Ltd.)供水制度規章及技術報告。[8]在交通建設上,則可參考上海電氣建設公司(The Shanghai Electric
Construction Co., Ltd.)對有軌電車與無軌電車的經營文件、滬寧及滬杭甬鐵路線調查報告、港口設施與水利工程規劃報告以及上海圖書館藏1921年出版有關上海城市交通的專著。至於日常通訊層面,庫中亦保存1920-1940年代上海電話公司文件。無論是專注於城市基礎設施的政策制定與實施過程,還是探討技術引進如何塑造上海的城市生活,都能以全文檢索方式迅速鎖定資料庫中的核心史料。搭配文本OCR技術,使用者更能便捷的蒐集、引用全庫檔案內文。
上海無軌電車,最多可乘坐35人。 [9]
1909年與1920-1921年電車乘客平均收費與乘坐人次比對圖。 [10]
1909年至1920年代初,上海電車乘客量大增近十倍,每位乘客的平均收費則大幅降低。
上海電力公司發電廠全景
上海電力公司楊樹浦發電廠平面圖 [11]
三、疏濬工程與港務發展
十九世紀後半,黃浦江吳淞內沙的淤積問題,逐漸成為阻礙口岸貿易發展的阻礙。上海開港後,伴隨日益增多的大型輪船,因其吃水較深,河底淤沙隱石易導致船隻擱淺,危及航運安全,同時亦影響港口吞吐量,甚至是上海作為通商口岸的國際競爭力。為保障商貿貨物運輸無虞,上海商業團體無不積極向中國官方要求內沙疏濬,並試圖引進航道整治技術與現代港務工程設施。[12]最終濬浦局(Whangpoo Conservancy Board)作為專責單位於1906年成立,負責管理與維護黃浦江航道,確保貨船安全通行。
1916 年濬浦局繪製黃浦江全圖 [13]
本次新訂之Service Lists and Reports
of the Chinese Maritime Customs Service and Whangpoo Conservancy Board資料庫,收錄了1890-1919年中國海關負責與港口相關事務與職員紀錄(如水壩疏濬工程報告、海峽警笛試鳴成果報告等),另有1916-1943年間濬浦局針對吳淞口與黃浦江流域進行的水文調查與疏濬工程報告、港口規劃文書與航道整治進度說明文件。其中尤以1916年濬浦局總工程師對黃浦江進行的水文調查報告,還有1920至1943年間編纂之上海港調查系列文件與最具代表性。其中不僅提供黃浦江流域圖、河道斷面圖、潮汐測量設備與技術說明,也呈現出技術人員進行水文調查與河道治理的過程與成效。相信這些材料也將有助於學者深化對十九至二十世紀中國港口現代化歷程的理解。
濬浦局工程師採用的自動潮位測量儀(左)以及實際安裝於吳淞砲台內部測量示意圖(右)。 [14]
這種測量儀器可透過時鐘、記錄鼓、浮子、平衡物及齒輪裝置,精確追蹤水位變化。浮子懸掛在井內,隨著水位升降,齒輪系統隨水位升降轉動記錄鼓,自動刻繪於測繪紙上,藉此確保水位變化能被準確記錄。
以上新訂資料庫可為上海城市史、基礎設施與現代化研究開啟了新視野,更為使用者提供了友善又便捷的查用方式。郭廷以圖書館歡迎有志於深入探索近代上海城市發展的學人,隨時到館挖寶!
📢號外加碼📢
本院訂購之上海相關檔案資料庫(限院內使用):
4.
Archives Unbound: The Minutes of the 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上海工部局董事會會議錄
5.
Archives
Unbound: Policing the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1894 -1945上海公共租界警政檔案,1894-1945年
8.
Archives Unbound: Papers of Old Shanghai: Miscellanies, 1853-1945老上海文獻:雜項,1853-1945年
9.
Archives Unbound:Papers of Old Shanghai: Societies and Clubs,
1890-1942老上海文獻:社團與俱樂部,1890-1942年
本院訂購之上海相關報刊資料庫(限院內使用):
1.
ProQuest Historical Newspapers- Chinese Newspapers Collection
(1832-1953)
2.
North China Herald Online 北華捷報線上典藏資料庫(1850-1940s)
3.
字林西報全文數據庫(1862 -
1951)
*需設定proxy,於Firefox瀏覽器輸入資料庫網址:https://www.cnbksy.com/,方可連線使用。
4.
申報(1872-1949)資料庫
*需設定proxy,於Firefox瀏覽器輸入資料庫網址:http://spas.egreenapple.com/WEB/INDEX.html,方可連線使用。
5.
新聞報(1893-1949)
*需設定proxy,於Firefox瀏覽器輸入資料庫網址:https://www.cnbksy.com/,方可連線使用。
6.
中國近代報刊-大公報(1902-1949)含上海版
*需設定proxy,於Firefox瀏覽器輸入資料庫網址:https://tk.dhcdb.com.tw/tknewsc/tknewskm,方可連線使用。
7.
東方雜誌(1904-1948)
*需安裝閱讀軟體方可連線使用,安裝說明請參:https://aslib.sinica.edu.tw/posts/170111
9.
《民國日報》全文資料庫 含上海版(1916-1947)
10.
Shanhai
Times(1925-1943) 上海泰晤士報(1925-1943)
*需設定proxy,於Firefox瀏覽器輸入資料庫網址:https://www.cnbksy.com/,方可連線使用。
[1]
Scheen, Lena. "History of Shanghai." Oxford Research Encyclopedia of
Asian History. 18 May. 2022; https://oxfordre.com/asianhistory/view/10.1093/acrefore/9780190277727.001.0001/acrefore-9780190277727-e-689
.(Accessed 25 May. 2025).
[2]
有關上海現代化發展,學者經常利用的原始材料請參:Horesh,
Niv , Sullivan, Jonathan "Shanghai". In obo in Chinese Studies, https://www.oxfordbibliographies.com/view/document/obo-9780199920082/obo-9780199920082-0110.xml
(accessed 25May. 2025).
[3]
Meeting of Ratepayers. Debates, Proceedings and Votes of the Shanghai
Ratepayers, in Public Meeting Assembled on Tuesday, 18th May, 1875, at the
Lyceum Theatre 1875-1893. Vol. 1. Shanghai: The "North-China Herald"
Office, 1875. Archives Unbound (accessed May 25, 2025). https://link.gale.com/apps/doc/XJANSN051572644/GDSC?u=twnsc183&sid=bookmark-GDSC&xid=ac8885fc&pg=5.
[4]
其他年度的衛生報告,與利用該文獻進行的研究方向,可參見周春燕,〈《上海工部局醫官造衛生清冊》:一份研究近代上海公共衛生的重要史料〉,《政大史粹》11(2006),頁179-202。胡成,〈「不衛生」的華人形象:中外間的不同講述──以上海公共衛生為中心的觀察1860-1911〉《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6(2007),頁1-43。
[5]
The Standard of Living of Western Foreign
Salaried Employees in Shanghai. Shanghai: n.p., 1942. Archives Unbound
(accessed May 25, 2025). https://link.gale.com/apps/doc/XINAVW182648377/GDSC?u=twnsc183&sid=bookmark-GDSC&xid=e5d510ed&pg=16.
[6]Schedule and Report of the General Land
Assessment Committee of 1869, Appointed at a General Meeting of Shanghai Land
Renters, Held on the 27th and 28th May, 1869. English Settlement. Shanghai: The "North-China Herald"
Office, 1869. Archives Unbound (accessed May 27, 2025). https://link.gale.com/apps/doc/XCXUXF265420046/GDSC?u=twnsc183&sid=bookmark-GDSC&xid=9a176ed8&pg=11.
Land Assessment Schedule. 1876. 1876. Archives Unbound
(accessed May 27, 2025). https://link.gale.com/apps/doc/XINMLR149420859/GDSC?u=twnsc183&sid=bookmark-GDSC&xid=38090d37&pg=7.
Shanghai Land Assessment
Schedule. Directed to Be Made under Resolution III., Passed at the Meeting of
Rate-Payers, Held at the Board Room of the Municipal Council, Kiangse Road, on
the 20th April, 1882. Hongkew. 1882. Shanghai: The "Celestial
Empire" Office, 1882. Archives Unbound
(accessed May 27, 2025). https://link.gale.com/apps/doc/XIYXFS550133736/GDSC?u=twnsc183&sid=bookmark-GDSC&xid=21c7288a&pg=1.
[7]
Hong of W.R. Adamson & Co., and The Bund, looking northwards, Shanghai.
Photograph by Robert Sillar. Image courtesy of Vacher-Hilditch Collections,
Bath Royal Literary and Scientific Institution (www.hpcbristol.net
).
[8]
有關上海公共租借的電力照明產業發展,可參見楊琰,〈工部局主導下近代上海電力照明產業的發展,1882-1893〉,《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81(2013),頁53-98。此外,王樹槐先生另曾針對浦東地區電氣業發展撰寫專文討論,請見王樹槐,〈上海浦東電氣公司的發展,1919-1937〉,《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3(1994),頁91-132。
[9]
McColl, Donald. Transport in Citi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Shanghai.
Shanghai: The Shanghai Mercury, Ltd., 1921. Archives Unbound
(accessed May 27, 2025). https://link.gale.com/apps/doc/XDCTRR727312017/GDSC?u=twnsc183&sid=bookmark-GDSC&xid=7fc3aae5&pg=26.
[10]
McColl, Donald. Transport in Citi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Shanghai.
Shanghai: The Shanghai Mercury, Ltd., 1921. Archives Unbound
(accessed May 27, 2025). https://link.gale.com/apps/doc/XDCTRR727312017/GDSC?u=twnsc183&sid=bookmark-GDSC&xid=7fc3aae5&pg=25.
[11]
Shanghai Power Company Description of the
Generating,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and Commercial Plant with Some Notes on
the History of Electricity Supply in the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and Outlying
Areas 1936. Shanghai:
The Asia Printing Co., 1936. Archives Unbound
(accessed May 27, 2025). https://link.gale.com/apps/doc/XEOIYJ864630571/GDSC?u=twnsc183&sid=bookmark-GDSC&xid=bac84d3c&pg=1.
[12]
有關上海黃浦江整治計畫與港際工程發展,可參見朱瑪瓏,〈「港際工程」:1875 年來自日本的兩位荷蘭水利工程師對上海吳淞內沙的調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90(2015),頁 55-93。游博清,〈上海國際連結之一開端:西人與滬城通海航道安全知識的建構與實踐(1843-1858)〉,《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14(2021),頁1-39。
[13]
Whangpoo Conservancy Board Engineer-In-Chief's Office Report on the Hydrography
of the Whangpoo July, 1916. Shanghai: North-China Daily News & Herald,
Ltd., July 1916. Archives Unbound (accessed May 26, 2025). https://link.gale.com/apps/doc/XITTDY484633053/GDSC?u=twnsc183&sid=bookmark-GDSC&xid=8569fd59&pg=14.
[14]
Whangpoo Conservancy Board Engineer-In-Chief's Office Report on the Hydrography
of the Whangpoo July, 1916. Shanghai: North-China Daily News & Herald,
Ltd., July 1916. Archives Unbound (accessed May 27, 2025). https://link.gale.com/apps/doc/XITTDY484633053/GDSC?u=twnsc183&sid=bookmark-GDSC&xid=8569fd59&pg=14.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