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研究新書快報:「東亞知識與文化」主題選介
*本文引用書目介紹均屬各著作人版權所有
*本次選書特別感謝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吳政緯博士提供寶貴建議
一、中文新書
1 |
書目資訊 |
|
亞洲史的研究方法:以近世東部亞洲海域為中心 作者: 葛兆光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日期:2022/10/01 |
簡介 |
本書從亞洲史研究的可能性,東西方有關亞洲史的學術史,重點講到近世東部亞洲海域史的研究,並把“東部亞洲”或者“東海/南海”作為一個區域,充分研究這一區域內諸多國家之間(如明清時期的中國、朝鮮、日本、琉球、安南等等)的互動和聯繫,以及從南海過來的西班牙、葡萄牙、荷蘭和西洋諸國的互動。 |
2 |
書目資訊 |
|
中文打字機:機械書寫時代的漢字輸入進化史 作者:墨磊寧(Thomas S. Mullaney)
譯者:賴皇良, 陳建守 出版社:臺灣商務 出版日期:2023/12/01 |
|
本書以中文打字機為視角,追溯從晚清到新中國成立初期,近一個世紀裡中文與現代資訊科技相互適應的過程,堪稱一場漢字文書處理技術的大型實驗。內容講述近代華文知識分子在中文打字機發明過程進行的各種迷人嘗試、失敗或成功的故事,完整還原了這段漢字尋求突圍、適應,最終撼動科技革命的獨特奮鬥史。 |
3 |
書目資訊 |
|
越境的花鳥:呂紀與十五、十六世紀東亞的四季花鳥圖 作者: 黃立芸 出版日期:2023/08/02 |
簡介 |
本書從跨區域的歷史性角度出發,探討這段時期這種大型四季花鳥圖像在中、日各自的藝術傳統,以及在東亞區域文化藝術交流脈絡中的定位。作者由鳥類姿態「型」的概念切入,首先透過復原中國與日本的鷹樣屏風,指出「型」實為貫串東亞花鳥圖像的關鍵。接著由「型」的傳承與傳播之觀點,聚焦中國明代宮廷畫家呂紀的《四季花鳥圖 四幅》與日本室町時代雪舟的《四季花鳥圖屏風》、狩野元信的《四季花鳥圖襖繪》,展開詳細的論述。透過作者的研究可知,呂紀的作品不只繼承了唐宋時代大型花鳥圖的傳統,同時更是這種圖像風行於東亞地區的關鍵性角色;而在跨文化的情境下,室町時代的漢畫系四季花鳥圖像的意涵產生轉化,成為承載權力與文化雙重憧憬的唐物。作者所採取的東亞區域視角,使明代花鳥畫及呂紀得以跳脫傳統的中國畫史論述,在東亞繪畫史上被賦予一個嶄新的歷史地位,而「型」的概念與四季花鳥圖像,更是串連起中、日、韓三地的繪畫史。 |
4 |
書目資訊 |
|
電影與文化冷戰 : 美國外交與亞洲電影網絡的起源 作者: 李尚埈 譯者: 鄧冰瑩 出版社: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06/01
|
簡介 |
本書探索冷戰政治高峰時期,新興獨立國家和殖民國家之間的跨國合作和競爭,如何形塑了二戰後的亞洲電影。李尚埈在對亞洲電影文化和產業的分析中,同時採用了全球和區域取向的研究方法。亞洲地區的新經濟格局和早期電影創業家間共通的戰後經驗,受到冷戰政治、美國文化外交,以及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期間更加旺盛的文化流動所影響。作者詳細審視此混亂時期的文化現實,並根據冷戰時期因「不結盟」運動的影不斷擴大而形成、破裂和重建的國際關係,在此脈絡下全面重建亞洲電影史。作者闡述了當時東亞和東南亞電影界高層、創意人員、政策制定者及學者力求將他們受好萊塢啟發的體系產業化,進而擴大市場,並提高其文化產品的競爭力。為此,他們成立了亞洲電影製片人聯盟,共同主辦亞洲影展,並聯合製作電影。本書闡明亞洲戰後最初密集形成的電影製片人網絡體系,很大程度上是冷戰文化政治的結果和美國霸權的產物。在東京、新加坡、香港、吉隆坡等眾多城市舉辦的亞洲影展,是冷戰期間電影人才一年一度的展示場合,而中央情報局也藉此機會,建立並維持美國與亞洲之間在文化、政治和制度各方面的聯繫。作者以躍然紙上的筆觸,高度還原了這段幾乎被遺忘的亞洲劇院和電影產業史。 |
5 |
書目資訊 |
|
冷戰的感覺結構:台韓文學與文化中的性別與情感政治(1950-1980) 作者: 陳佩甄 |
簡介 |
本書聚焦「恐怖之名」、「心靈分斷」、「幸福家庭」、「感覺民主」、「快樂女工」、「憂鬱酷兒」六組情感與主體表現,凸顯並貫穿全書的主題「冷戰感覺結構」,強調冷戰系統帶來族群、性別、感覺的分斷,無法期待透過意識形態的「和解」或「消失」來取消或是鬆動,因為意識形態本身,並非本書認為的「問題所在」。而上述六組命題,不僅是本書將一一拆解檢視、問題化的對象,亦是本書指向「縫合分斷」的可能路徑。 |
6 |
書目資訊 |
|
邁向智識世界主義:洛克菲勒基金會在中國(1914-1966) 作者: 胡成
|
簡介 |
從1914年至1950年,洛克菲勒基金會在華投入了近五千萬美元,是其向全球九十六個國家或地區,除美國之外資助最多,且也是中國百年來收到數額最大的慈善捐款。該會還創辦了東亞設備最先進、條件最優渥,最具國際影響的北京協和醫學院,支持了人類有史以來在世界範圍內持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一項跨國學術合作及交流。本書聚焦了洛克菲勒基金會進入中國之後所推進的慈善醫學教育事務,認為正是通過「中」、「外」參與者們的齊心協力,矢志追求和維護最高專業標準、個人尊嚴及學術自由,方能將基金會鼓吹的「在世界造福全人類」的高理想落實。 |
7 |
書目資訊 |
|
從普林斯頓到萊頓:中國史學走向世界 作者:陳懷宇(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歷史、哲學、宗教學院與國際語言文化學院合聘教授) 出版社:秀威出版 出版日期:2024/1/16 |
簡介 |
從二戰結束後的全球「中國熱」到冷戰時期的左右陣營對立,國際局勢的變化對中國史學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本書聚焦於1946-1956年間全球漢學界的學術史重要事件,例如1947年普林斯頓大學的「遠東文化與社會學術會議」、1955年萊頓的「西歐青年漢學家會議」與萊比錫的「東亞學會議」、1956年巴黎「青年中國學家會議」的「中國歷史分期問題大辯論」,從中觀察二戰結束到冷戰初期的國際趨勢轉變,以及史學如何由傳統的政治研究轉向後來的多元研究途徑。 |
8 |
書目資訊 |
|
從韓國到東亞:宮嶋博史的東亞史新解 作者:(日)宮嶋博史 出版社:中西書局 出版日:2024/06/01 |
簡介 |
本書收錄了宮嶋博史進入2000年後的論文。各篇論文都是作者為日本的韓國史研究者,思考該如何應對當今人類面臨的時代性課題時的產物。本書共分4部分,第一部分收錄的是與東亞小農社會論相關的論文;第二部分著重論述東亞視域下的朝鮮王朝;第三部分主要討論的是如何理解近代作為小農社會的東亞與歐洲的相遇過程;第四部分是作者對於今後韓國研究乃至東亞研究的
方向性問題的一些相關思考。無論是作者在書中提出的「小農社會論」,還是「東亞儒家式近代」,都是作者試圖克服當前東亞歷史研究中潛存的歐洲中心主義影響,跳出西方話語框架,從真正意義上的內在視角來理解東亞歷史的嘗試。 |
9 |
書目資訊 |
|
跨越邊際的古代東方醫學 作者: 陳明(主編) 出版社:百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03/01 |
簡介 |
本書收錄20餘篇論文,涉及專題有醫學知識、文本閱讀、醫療實踐、物質文化、商業貿易乃至生活習俗等方面。全書旨在探討西醫浪潮襲來前後,醫學文明在亞洲多個地區之間的傳播、交流與互動,並討論多元醫學文明之間的關聯性。在全球化的今天,本書審視了東方古代醫學文明的複雜性,其出版可為當下醫學、人文與文化交流等相關研究提供某些有益的啟示。 |
10 |
書目資訊 |
|
東洋哲學的創造──井上圓了與近代日本和中國的思想啟蒙 編者:佐藤將之 |
簡介 |
本書以井上圓了的思想活動及其著述內容和意義進行探析,試圖闡明當今被稱為「中國哲學」或「東洋哲學」的學術領域如何誕生、如何形成之條件和過程。有鑑於此,作者群基於此領域相關最新研究成果,並在整個東亞的視野下,思考東亞近代國家、社會與思想近代化的問題,同時釐清圓了影響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康有為、梁啟超、章太炎、蔡元培等)形成之規模、深度及多樣性。 |
二、英文新書
1 |
書目資訊 |
|
The Geography of Injustice: East
Asia's Battle between Memory and History 作者: BARAK KUSHNER 出版社: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出版日期:2024/03/15 |
簡介 |
Barak Kushner在本書中主張,東亞戰犯法庭形塑並強化了持續至今的國家分歧。1946年同盟國召開東京審判
,起訴日本帝國與其戰時暴行。其中一位法官(譯註:應為印度的Radha Binod Pal)在結辯時提出異議,認為東京審判尋得的正義,「只是透過法律程序滿足復仇的渴望」。 作者揭示戰犯法庭允許戰敗者的聲音被外界聽見。一場劇烈的「記憶」與「歷史」之爭,使當代東亞的不同政治陣營更為鞏固。東京審判與亞洲其他地區約五十場戰爭罪法庭是法律的舞台,控辯雙方在此編組事實與證據,構建他們的二戰故事。這些論述與反對方的看法,構成戰後關於日本帝國目標的歷史記憶,檔案記錄與法庭證詞的闡述,共構出一套供公眾消費的歷史。本書提出令人信服的證據,證明雖然戰爭已經結束七十年,東亞在歷史上依舊分裂而無法整合。 |
2 |
書目資訊 |
|
Remapping the World in East Asia:
Toward a Global History of the "Ricci Maps" 編者:Mario Cams |
簡介 |
當歐洲傳教士在十六世紀抵達東亞時,他們開始了有關宇宙學和世界地理的持續對話。不久之後,明朝中國、江戶日本和朝鮮朝鮮的知識分子有選擇地吸收了文藝復興晚期世界觀的元素,從而創造出了新的文物,以創造性的方式緩和了新舊知識。同時,傳教士及其合作者根據東亞文物進行轉錄、複製和重組,並向歐洲觀眾介紹了被稱為「遠東」的新發現土地。所有這些新的文物都有很長的壽命,確保了在接下來的幾十年和幾個世紀中不斷地重新繪製世界。 |
3 |
書目資訊 |
|
Passing,
Posing, Persuasion: Cultural Production and Coloniality in Japan’s East Asian
Empire 編者:edited by Christina Yi, Andre Haag, and
Catherine Ryu. 出版社:University of Hawaiʻi Press |
簡介 |
日本宣傳者利用泛亞洲言論,試圖說服殖民地臣民認同帝國,同時維持征服他們的區別,並將他們自我認同為日本人的企圖標記為不真實、非法的「通過」或「冒充」形式。包容的願景鼓勵同化,但也有可能破壞帝國主義本身的邏輯:例如,如果台灣人和日本人之間沒有不可改變的差異,那麼是什麼證明前者從屬於後者呢?這些章節強調帝國的多元性和異質性,以及其種族、民族和民族意識形態的矛盾和緊張。 宣傳和說服的悖論為文化生產領域的殖民爭論和談判開闢了獨特的機會,包括日本大陸及其殖民地觀眾消費的戲劇、小說、電影、雜誌以及其他娛樂和宣傳媒體。從明治時代改編的莎士比亞作品、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大眾媒體和殖民小說,到戰時宣傳電影,相互競爭的敘事都試圖塑造模糊身份的表現和解讀方式。就日本而言,治安管理和邊界模糊往往以民族認同的外在標誌為中心。 |
4 |
書目資訊 |
Transpatial Modernity: Chinese
Cultural Encounters with Russia Via Japan (1880-1930) 作者: Ma, Xiaolu 出版社: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出版日期:2024/04/02 |
|
簡介 |
本書闡述了現代中國、日本和俄羅斯文學與文化之間的三角關係。作者利用所有三種語言的原始資料,揭示了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中國作家如何通過日本寫作的仲介,翻譯和挪用俄羅斯文化傳統。同時也探討了複雜的跨文化過程中文化仲介的意義,從而為理解地方、區域和全球背景下的文學和文化交流確立了新的跨空間框架的價值。 |
5 |
書目資訊 |
|
Failures East and West: Cultural
Encounters Between East Asia and Europe 編者: Hertel,
Ralf,Sandrock, Kirsten 出版社: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出版日期:2023/04/17 |
簡介 |
亞洲和西方之間的相遇通常被描述為成功的相互刺激以及商品和知識的交流。然而,東西方交往的歷史充滿了誤解、無知、不切實際的期望或無法彌合的文化差異的突出例子。本書匯集了中國研究、日本研究、英語研究和法國研究領域的學者,透過對失敗的知識論進行理論化,提出了看待此類實例的新視角。它提供了不同時期和學科的例子,揭示了文化背景下的期望和偏見、表演和語言實踐以及特定於所涉及文化的想像視野如何塑造失敗和成功的概念。案例研究範圍從近代早期的初次接觸到當代小說,重點關注東亞和西歐文化之間實際或想像的接觸。 |
6 |
書目資訊 |
|
Territorializing Manchuria: The
Transnational Frontier and Literatures of East Asia 作者: Xie, Miya Qiong 出版社: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出版日期:2023/02/21 |
簡介 |
來自中國、韓國、日本、台灣的文學巨匠,都在他們的文學作品中大量描寫了滿洲。滿洲現在是中國的東北地區,但在二十世紀上半葉卻是一個有爭議的邊疆,滿洲啟發了東亞各地的作家聲稱它是自己的領土,在現代文學中採用新穎的主題和形式將國家和帝國納入其中。其中許多作品已被推崇為民族或民族主義文學的典型範例,儘管它們也對民族和民族文學的想像的局限性和同質性提出了質疑。 透過文學地域化的理論視角,作者將現代滿洲重新概念化為東亞民族文學創造和毀滅的關鍵場所。他透過比較三種不同語言的東亞文學並分析其在跨國間的密切聯繫。透過揭示不同民族的作家如何不斷地將跨國元素納入以民族為中心的文學體系中,本書揭示了分裂現場文學共同形成的歷史,並可能為該地區未來的和解提供見解。 |
7 |
書目資訊 |
|
Hong Kong Media and Asia’s Cold War 作者: Fu, Po-Shek 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出版日期:2023/03/14 |
簡介 |
本書討論了中國、台灣和美國如何努力動員香港電影和印刷媒體影響東南亞和世界各地的華人。這場宣傳和心理戰的核心是移民媒體業。這段時期是華語電影和流行文化的「黃金時代」。在整個 1967 年騷亂和 1970 年代,本地出生的新一代的出現挑戰並重塑了冷戰時期的移民文化生產網絡,促成了香港文化冷戰的逐漸衰落。透過未開發的檔案資料、當代資料以及對電影製片人、雜誌編輯和學生活動家的大量採訪,作者探討了全球衝突如何在地化並與無數當地歷史經驗和文化形成交織在一起。 |
8 |
書目資訊 |
|
East Asia beyond the Archives: Missing Sources and Marginal Voices 編者: Chan, Catherine S, Ma, Tsang Wing 出版社:Leiden University Press 出版日期:2023/12/05 |
簡介 |
長期以來,絲綢、茶葉、中國中心主義、歐洲中心主義構成了東亞歷史的一大片。本書偏離了這些標籤或概念,重構外圍的敘事,並將官方檔案之外的邊緣聲音視為東亞歷史的中心。本書中的日本佛教僧侶、東漢地方督撫、儒家學者、中國苦力、上海裁縫、澳門香匠、香港當地人和廣東工薪階層音樂家的生活讓我們一睹東方的風采。本書收錄的十篇論文展示了透過非官方途徑發現的豐富資史料,最終揭示了東亞的相互聯繫及其居民複雜性及不一致的世界觀。 |
9 |
書目資訊 |
|
Modernities in Northeast Asia 編者: Kwak, Jun-Hyeok,Cheng, Ken 出版社:Routledge 出版日期:2023/10/02 |
簡介 |
本書認為「西方」現代性與「東方」傳統之間的相遇不是簡單的文化衝突,而是一個生成和混合的談判過程。它考察了現代性在試圖從根本上重組東北亞社會的各種知識分子和政治運動中的具體表現。透過這些情境視角,它重新思考並重新定義了「現代性」本身的概念,挑戰並提出了西方中心思想的替代方案。 |
10 |
書目資訊 |
|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EAST: How
Exams, Autocracy, Stability, and Technology Brought China Success, and Why
They Might Lead to Its Decline 出版社:Yale University Press 出版日期:2023/08/29 |
簡介 |
從古至今,中國社會一直受到東方的考試、專制、穩定和技術相互作用的影響。從西元587年隋朝引入科舉考試開始,一直到中國共產黨使用的人事管理制度,中國獨裁政權已經開發出特殊的工具來同質化思想、規範,以及實踐。但這種統一性也帶來了一個巨大的缺點:創造力受到抑制。 本書展示了科舉建立後中國如何從活力轉向極度停滯。中國最繁榮的時期,例如唐朝(618-907)和改革派中國共產黨統治時期,發生在對規模(官僚機構的規模)的強調與範圍(思想的多樣性)平衡的時期。考慮到中國在過去半個世紀取得的成功,作者看到習近平領導下的政治和經濟逆轉中的危機。中共再次將整合凌駕於新思想之上,回到了最終導致科技衰退的科舉模式。黃認為,這是中國自身歷史的教訓,中國領導人認真看待是明智之舉。 |
三、日文新書
1 |
書目資訊 |
|
東アジア冷戦文化の系譜学: 一九四五年を跨境して 編者:越智博美、齋藤一、橋本恭子、吉原ゆかり、渡邊直紀 出版社:筑波大学出版会 出版日期:2024/4/23 |
簡介 |
文學、電影、音樂和流行文化是冷戰的武器。如何以軟實力為武器在資訊戰發揮其政治、文化、社會功能?本書聚焦在美國在冷戰文化研究中影響力較強的韓國、台灣、日本、菲律賓、印尼等亞洲國家,並聚焦於1945年冷戰開始,是一本從歷史角度關注文化的重複性、連續性與再利用的論文集。 |
2 |
書目資訊 |
|
東アジアの都市とジェンダー 過去から問い直す 出版社:文学通信 出版日期:2023/03/22 |
簡介 |
本書以近代早期至近代早期的江戶東京為中心,並與同時代的其他東亞城市進行比較,探討其特徵,重新思考城市對於人類的意義。東亞各城市的比較,包括與韓國漢陽的比較,與江戶東京類似,歷史上都是在中華文明的巨大影響下,作為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中心來思考這個問題,同時關注城市中的性別、性別、社會地位、階級和職業等層面。 |
3 |
書目資訊 |
|
宣教師と中国をめぐる「知」の構築:アヘン戦争以前のプロテスタント 作者:黄イェレム 出版社:東京大学出版会 出版日:2023/12/26 |
簡介 |
19世紀末至20世紀,積極傳教的新教傳教士積極在華經商,與東印度公司進行貿易往來。作者認為透過這個過程獲得對中國的認識使西方在鴉片戰爭後處於有利地位,這些活動也成為近代東方學建立的基礎。 |
4 |
書目資訊 |
|
西洋医学の内モンゴル伝播 西洋宣教師・帝国日本・モンゴル知識人 作者:近衛飛鳥 出版社:風響社 出版日:2023/12/30 |
簡介 |
本書描繪了醫療衛生的傳播和建立,探討西方醫療技術如何傳入日本帝國主義統治下的蒙古,以及蒙古人社會建立近代衛生觀念的過程。 |
5 |
書目資訊 |
|
近世長崎渡来人文運史: 言語接触と文化交流の諸相 作者:若木太一 出版社:勉誠社 出版日:2024/6/13 |
簡介 |
近代早期的日本與來自東亞各地的外國人在各個領域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有些外國人成為文本翻譯的傳播者,有的則透過詩歌與日本文壇人物交往,還有些人在政壇上活躍著。外國人如何在日本發揮積極作用,留下了什麼樣的思想和文學作品?本書以外國人首先抵達的長崎為中心,藉由當時留下的各種歷史資料,闡明文化交流的各個面向。 |
6 |
書目資訊 |
|
中国学の近代的展開と日中交渉 作者:陶徳民 (関西大学名誉教授), 吾妻重二 (関西大学文学部教授), 永田知之(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准教授) 出版社:勉誠社 出版日:2023/12/28 |
簡介 |
20世紀上半葉,日本的中國學術研究蓬勃發展,包括現代中國研究、東方研究、中國學、現代中國研究。同一時期的中國,除了傳統的漢學、宋學、清代考證學之外,還興起對國家文化遺產重新評價的風潮,以及涵蓋周邊地區視野的東方學也由此萌芽。當時的日中兩國的中國研究是在密切的合作關係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本書全面檢視了中日兩國在傳統經濟、歷史、文學以及敦煌學、甲骨學等新興領域的學術和人文交流的重要事例。 |
7 |
書目資訊 |
|
東アジア・知識人・ネットワーク 編者:崔蘭英,北原スマ子,平石淑子 出版社:汲古書院 出版日:2024/02/29 |
簡介 |
19世紀隨著西方來到東亞世界,東亞傳統的政治、社會、文化框架受到了劇烈的動搖。這種變動不僅限於各國制度,也延伸到整個東亞地區的歷史框架,東亞各國有必要採取反制措施,保護自己過去的文化活動以維繫自身的獨立性。所幸東亞存在著一個共同的文化圈,以漢字為媒介。在這個歷史轉折時期,東亞三國(日本、清國和朝鮮)的知識分子基於一種共同的交流,進行超出其專業範圍的聯合研究。 |
8 |
書目資訊 |
近代アジアの文学と翻訳 西洋受容・植民地・日本 編者:波潟剛 出版社:勉誠社 出版日期:2023/07/31 |
|
簡介 |
「知識」透過翻譯連結起來。亞洲的現代是文學和文化發生巨大變革的時期。翻譯在這些地殼變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日本現代文學如何受到西歐和俄羅斯文學的影響?中國新文學受到了西歐和日本什麼樣的刺激?日本的前殖民地、東南亞國家是如何與西歐、日本互動、創造近代的?透過夏目漱石、永井加風、川端康成、魯迅、周作人等作家的翻譯,解讀日本、中國、朝鮮、台灣、前滿洲、印尼等地的近代文學發展。除了釐清原文與譯文的差異、譯文的角色與意義外,也檢視了時代背景、政治考量、民族主義的相互激發、人們對西方的看法差異等各種問題。 |
9 |
書目資訊 |
|
東アジア多国間関係史の研究 : 十六-十八世紀の国際関係 作者:木村加奈子 出版社:思文閣 出版日期:2024/02/29 |
簡介 |
本書以16世紀至18世紀的東亞為背景,利用直接或間接參與的各國史料,描繪東亞國家之間談判的實際狀況,審視東亞的多邊關係。透過聚焦明清中國、北韓、日本、琉球、暹羅的案例,不受特定國家或地區歷史的束縛。作者充分利用直接或間接涉及的各國的歷史資料,描繪東亞國家間談判的現實,並審視東亞的多邊關係。 |
10 |
書目資訊 |
|
海を越える水産知: 近代東アジア海域世界を創った人び 作者:楊峻懿 出版社:京都大学学術出版会 出版日期:2024/04/08 |
簡介 |
本書探討的核心問題是,清末民初時中國如何從日本吸收水產相關的知識,以及探討因侵魚、海盜活動而使中國漁村瀕臨崩潰的情況及其改變。作者著眼於漁業人才的培育,詳細描繪了「漁業知識」如何克服困難並在東亞興起。 |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