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臺港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筆耕園地──「臺灣經典民論雜誌」資料庫
本文將介紹院內新訂「臺灣經典民論雜誌」資料庫,其中收錄以戰後臺灣、香港自由派及新儒家學者為首主辦的10種重要刊物,包含《民主評論》、《文星》、《時與潮》、《思與言》、《九十年代》、《臺灣政論》、《夏潮》、《美麗島》、《當代雜誌》、《澄社報導》,歡迎鑽研戰後臺港自由主義、學術思想與政治課題的學人參考查用!
*特別感謝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蔡旻遠先生傾囊相授,為本文補充許多戰後知識史背景知識及相關研究。
• 資料庫網址:https://p.udpweb.com/tdm
• 適用領域:戰後學術思想史、自由主義知識分子、新儒家、中西文化論戰
、文化冷戰。
• 詳細收錄刊物資訊:
序號 |
刊名 |
創辦人 |
收錄年代 |
期數 |
篇數 |
1 |
民主評論 |
徐復觀等 |
1949-1966 |
390期 |
5041篇 |
2 |
文星 |
蕭孟能 |
1957-1988 |
120期 |
4045篇 |
3 |
時與潮 |
齊世英 |
1959-1967 |
249期 |
5729篇 |
4 |
思與言 |
杜奎英、胡佛、 許倬雲、張存武等 |
1963-2024 (持續更新) |
289期 |
2212篇 |
5 |
九十年代(前身: |
李怡 |
1970-1998 |
340期 |
15016篇 |
6 |
臺灣政論 |
黃信介 |
1975.8-1975.12 |
5期 |
146篇 |
7 |
夏潮 |
蘇慶黎 |
1976-1979 |
35期 |
1100篇 |
8 |
美麗島 |
黃信介 |
1979.5-1979.12 |
4期 |
148篇 |
9 |
當代 |
金恒煒等 |
1986-2010 |
244期 |
3997篇 |
10 |
澄社報導 |
胡佛、楊國樞等 |
1992-1999 |
55期 |
1451篇 |
備註:部分文章因著作權人未授權,僅能查檢無法直接下載全文,請逕予查對紙本期刊。
一、前言:見證戰後臺灣民主化進程的10種刊物
二戰後,以美、蘇為首代表的民主、共產陣營成為主導世界的兩大新強權,除了在政治經濟與軍備上的競逐,也為各自主張的意識形態展開思想宣傳戰。各國政權或因政治考量或權衡利弊,分別選擇向兩方靠攏,是時陷入內戰的國共兩黨也不例外。其中國民黨及自由派知識分子為爭取西方民主國家支持與援助,開始籌備發行刊物以發揚反共抗俄、自由民主的立場與思想。其中最知名的非雷震、胡適等在臺創辦的《自由中國》莫屬,於港英政府治下則有徐復觀、唐君毅等新儒家主義派學人所辦的《民主評論》。[1]
然而,國民政府遷臺後,蔣介石逐步建立起威權政治並實施戒嚴,與港、臺自由派學人的理念背道而馳。加之韓戰爆發,美國著眼東亞布局,重新選擇支持遷臺的蔣氏政權,雙方關係從合作轉向對峙,最終導致「雷震案」,《自由中國》亦在1960年遭當局勒令停刊。不過,嚮往自由主義的知識分子們並未就此噤聲。50年代末至60年代,《文星》、《時與潮》乃至後來的《思與言》相繼創刊,這些創辦刊物及擔任主筆的知識人,繼承《自由中國》的辦刊理念,也接下雷震、殷海光傳遞的五四精神火把,持續為引介西方思潮及追求自由、民主法制努力不懈。這些刊物成為新一輩青年學子吸收歐美新知、啟蒙思想的重要管道,也對日後的民主運動帶來深遠的影響。[2]
(延伸閱讀:〈黨外雜誌:臺灣走向民主的足跡〉,郭廷以圖書館學科資源部落格,2020/10/8。)
《思與言》創刊號發刊詞。本庫10種刊物,僅《思與言》保有全文+原文影像,其餘9刊皆僅收錄影像檔。
70年代以後,港臺兩地開始出現《七十年代》(後來改為《九十年代》)、[3]《臺灣政論》、《夏潮》、《美麗島》等挑戰臺灣威權政治、鞭笞時政,並積極推動民主化進程的黨外政論雜誌。尤其《臺灣政論》及《美麗島》更承載著以本土派知識菁英為核心的民間黨外人士的理想與艱辛歷程。他們不僅藉由刊物向社會大眾宣揚人權、民主的重要性,更以實際行動,在高壓統治下,披荊斬棘地走出屬於臺灣的民主化之路。其引起的反響也不再限於知識階級,更擴及一般民眾,使之直
視並反思威權體制下對人權的壓迫,對黨國政治產生質疑,打開了過去閉塞封閉的社會風氣。[4]這樣的社會變遷與輿論壓力,終成為迫使遲暮的蔣經國選擇解除戒嚴及黨、報禁的重要因素。
《九十年代》第210期(1987.07)封面下方版面為因美麗島事件下獄的臺籍菁英。
解嚴至80-90年代以降,臺灣開放政黨組織、自辦報刊的限制,結束一黨專制的時代,各類黨派團體、書籍雜誌出版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此時知識分子辦刊目標除了依然維持引介世界各國人文思潮、宣揚民主自由的價值之外,也開始出現不同的主張。如《當代》關注臺灣主體性,試圖建構屬於這塊土地的民族認同及文化,同時反對親中、兩岸統一的政治立場。[5]又或者如《澄社報導》,自詡為超然於政治黨派的「第三種聲音」,期以公正客觀的立場監督朝野政局、關注各類社會議題,並予以合理的批判和建議。這也顯示了在前述一代代不論是外省或本土菁英努力推動的民主化進程中,讓臺灣逐漸走向能容納多元聲音的社會。
二、資料庫功能亮點速覽
✨亮點一:提供10刊全文檢索
本庫提供完整的全文檢索功能,讓研究人員能夠便捷快速地查詢多種關鍵字所在的期刊篇章。這一功能重要之處在於,即便部分文章未經授權,無法在資料庫中瀏覽及下載,也能透過檢索得知文章收在哪些刊物、哪些卷期,接著再到中研院各圖書館查對紙本期刊即可!比起過去只能查閱目錄或逐篇翻讀還是方便省時許多。
✨亮點二:高解析度文章影像PDF檔一鍵下載
本庫提供高解析度的文章影像PDF檔一鍵下載功能(其中僅《思與言》提供電子全文),且不限制每日下載量,確保研究人員能充分下載到清晰的文本影像。而高質量的影像PDF不僅容易閱讀,也能利用Adobe內建OCRE功能辨識出純文字內容,方便後續的史料整理及參考引用。
✨亮點三:可跨庫查詢《近代中國》、《大陸雜誌》、《傳記文學》、《雄獅美術》等重要刊物
本庫收納於「臺灣學術經典」平臺,典藏了多種戰後發行的人文社科類經典期刊。除了本篇介紹的臺灣經典民論資料庫以外,本院亦訂購《近代中國》、《大陸雜誌》、《傳記文學》及《雄獅美術》等政論、傳記及藝文類刊物。使用者可在平臺首頁上同時檢索上述多種戰後人文領域的核心期刊,讓研究者進行跨期刊的比較分析,節省了大量時間和精力。
三、如何查用「臺灣經典民論雜誌」?───以「戰後臺港知識分子的五四詮釋」相關文獻為例
「五四」自1919年因巴黎和會中的山東問題激起的愛國運動以來,至今已逾百年,其所標誌的民主、科學價值以及反專制、反傳統精神,對近現代中國社會、思想、政治、教育乃至日常生活的各方各面皆影響深遠。近年學界對於五四課題的思考,提出了相當具有洞見的觀點,即出現在各類的報章雜誌等出版品中的五四論述,是一種「意識形態化」的過程。不同立場的敘述者,包含政治領袖或知識分子,對於五四的詮釋(不論是肯定或否定)都是為了更加堅定自己奉行的處世方式或政治主張的價值,並使之成為引導中國未來發展的思想指南。[6]或者說,論者是將五四運動中所蘊含且符合自身理念的精神價值,轉化為他們推崇的某種思想信念及政治宣傳的資源和工具。[7]這些觀點也能幫助我們理解戰後臺港黨外雜誌中,刊物作者與國共兩黨對五四的詮釋及其核心主張間的關係。[8]
在臺灣經典民論資料庫中,以「五四」為關鍵字進行全文檢索,將出現超過2500筆結果,刪去與前述提及的「五四運動」無關的「五四」結果(例如一九五四年、註五四…),還有2000多筆結果,且全庫10種刊物皆有文章提及,足見「五四」的精神與概念,在這些戰後自由派知識人言論中所佔據的份量。
一般檢索
進階檢索
「五四」關鍵字檢索共有2528筆。
點擊文章篇目右上角,即可出現文章收錄的刊物及相關出版資訊。
透過右側的後分類篩選,使用者可以再限縮欲進一步著眼研究的刊物、作者或出版年代。
如果想針對單一刊物進行檢索,則可在首頁直接點選刊名。進入該刊後再於檢索框輸入關鍵字進行刊內檢索。以標榜新儒家主義的《民主評論》來說,在刊內查閱有關「五四」的論述,便能發現在刊中發表的作者們,雖然在政治立場上與自由派知識分子同樣站在反共抗俄、反極權的一方,也肯定五四以來提倡之自由、民主與科學的價值,但卻對全盤否定中國傳統文化的觀點抱持批判的態度,甚是對曾作為五四新文化運動領袖並積極倡導效法西方的胡適亦予以強烈抨擊。[9]這是由於新儒家知識分子認為西方的民主與科學之所以發達,背後是來自西方長期文化與思想的累積,而中國傳統儒釋道蘊含之倫理道德觀,是支撐中國人精神的核心,不應全然摒棄,而是將之融入西方現代思想,形塑出適合中國的政治思想體制,才能迎來真正的進步。
單刊閱覽請直接點選刊名
《民主評論》刊內檢索「五四」共有429筆結果。
蔡寬在〈回念五四〉一文中強調中國不應完全否定既有傳統與文化,而應在對傳統有一定認識,使其與部分西方思潮相容再生,絕非一面倒的全盤西化。
蔡寬,〈回念五四〉,《民主評論》1:22(香港,1950),頁522-523。
徐復觀在該文中認為胡適在亞東科教會的演說中貶低中國文化,並為此提出激烈的抨擊。
徐復觀,〈中國人的恥辱‧東方人的恥辱〉,《民主評論》12:24(香港,1961),頁617-619。
相較《民主評論》,自詡繼承五四之火的《文星》雜誌,除了探討民主、科學和自由的核心價值,同時批判傳統文化對現代化進程的阻礙,並主張全盤吸收西方文化,才能實現真正的現代化。該刊啟發了讀者對於社會思想與政治現狀的反思,成為接續《自由中國》後,在1960-1970年代最具影響力的雜誌之一,也為後續的民主化之路鋪路。[10]而胡適或因考量當時的政治現實,雖未如《自由中國》辦刊時那般積極參與《文星》的創辦和投稿,但仍受投入刊物的青年學子推崇,被視為引介西方文明思想到中國的「播種者」。[11]
《文星》雜誌刊內檢索「五四」共有362筆結果。
點擊篇名進入閱覽,點選右上方三點展開目錄,即可下載該篇原文影像PDF檔
邱垂亮在本文中回顧了五四運動的發展史,認為中國唯有打倒孔家店、廢除傳統的舊俗陋習,在各方面皆追求西化和現代化,才能建立新文明、新文化。
邱垂亮,〈五四運動的民主文化和民主政治〉,《文星》107(臺北,1987),頁30-37。
上述兩刊相比,最大的歧異點在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上,前者反對五四以來破舊立新而肯定傳統價值;後者則接續五四打倒傳統、全盤西化的路子,最終雙方也因此引爆了著名的「中西文化論戰」。這場論戰不僅是個別知識分子之間的爭鬥,更反映了當時社會對於文化認同和未來方向的深刻思考。透過《文星》的批判,許多年輕知識分子受到啟發,開始重新審視中國傳統與西方現代性的關係。這樣的討論促使臺港地區知識文化界更加活躍,也為後來的民主運動和社會變革奠定了思想基礎。
李敖發文抨擊中國傳統思想陋俗與儒家經典等遺毒阻礙了中國現代化進程。
李敖,〈給談中西文化的人看看病〉,《文星》52(臺北,1962),頁9-17。
總體而言,《民主評論》、《文星》乃至其他報章雜誌對五四詮釋上的差異,不僅突顯了不同知識分子的立場與思考方式,也促進了更廣泛的社會討論,使得五四精神在當代得以延續和發展。[12]或許可以說,只要知識分子的筆桿持續揮舞,五四之火亦將生生不息。
📣號外加碼📣:配合本期資源介紹,本館亦推出圖書館數位典藏網線上主題展「走過百年的五四運動」,歡迎各位入內參觀瀏覽!
[2] 黃克武,〈戒嚴體制下的自由之聲〉,《知識饗宴系列8》(臺北:中央研究院,2012),頁137-164。黃克武,〈一位「保守的自由主義者」──胡適與《文星》雜誌〉,收入氏著《胡適的頓挫:自由與威權衝撞下的政治抉擇》(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21),頁202-238。
[3] 《七十年代》早期受到中共資助,屬左派刊物,刊載文章也需符合中共政治需求。直到一九七零年代末,才脫離黨的束縛,真正成為自由獨立的黨外刊物。該刊也屬於冷戰最前線的代表刊物,雖被兩岸政府列為禁書,但依然對港臺甚是海外華語圈都具有相當的影響力。《七十年代》刊物從創辦到轉型,請參考該刊創辦人李怡(1936-2022)撰寫的回憶錄,《失敗者回憶錄》(臺北:印刻,2023)。
[4] 李福鐘,〈從威權到民主化──七十年代的臺灣政治變遷〉《二十一世紀》177(香港,2020),頁30-43。
[5] 方昱智,〈《當代》雜誌反權威論述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9)。
[6] 顧昕,《中國啟蒙的歷史圖景》(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2)。
[7] 歐陽哲生,《五四運動的歷史詮釋》(臺北:威秀資訊,2011)
[8] 黃克武,〈意識形態與學術思想的糾葛──1950年代港臺朝野的五四論述〉,收入氏著《胡適的頓挫:自由與威權衝撞下的政治抉擇》,頁240-287。
[9] 徐復觀,〈中國人的恥辱‧東方人的恥辱〉,《民主評論》12:24(香港,1961),頁617-619。
[10] 黃克武,〈一位「保守的自由主義者」──胡適與《文星》雜誌〉,收入氏著《胡適的頓挫:自由與威權衝撞下的政治抉擇》,頁202-238。
[11] 李敖,〈播種者胡適〉,《文星》51(臺北,1962),頁3-7。
[12] 黃克武,〈意識形態與學術思想的糾葛──1950年代港臺朝野的五四論述〉,收入氏著《胡適的頓挫:自由與威權衝撞下的政治抉擇》,頁240-287。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