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安裝的「中國基本古籍庫」更新連線版來了!7/9起正式上線啟用!
研究中國史的學人,尤其是聚焦清代以前課題者,幾乎都曾使用愛如生的中國基本古籍庫,然而使用者可能經常遭遇以下情況:
😫「登入人數又爆滿了!只好排隊等...」
😭「安裝系統異常,無法使用了!」
😮「登錄ip何時又換了?」
😴「一次最多只能下載200字,每天還有限量,是要載到何時?」
這些問題都不得不讓人大嘆,額度有限的安裝版資料庫真的好麻煩!
您們的心聲我們都聽到了,免安裝、增加人數上限、字數下載不設限的「中國基本古籍庫」連線升級版真的來了!現在只需透過院內proxy設定Firefox瀏覽器,將以下網址貼上,即可立即連線使用。
溫馨提醒:雖然字數下載不設限,但還是須提醒各位尊重智慧財產權,下載限個人學術研究或教學目的使用,不得有商業行為,或是連續、大量、有系統的下載。
- 連線網址:http://server.wenzibase.com/
- 使用方法:以Proxy+Firefox連線。Proxy設定方式請參本院資訊處網頁。
- 收錄年代與類型:先秦至民國古籍。
- 收錄數量:10,000部典籍,增附版本4,660部。
- 同時上線人數:6人(使用完畢請記得點選「安全退出」)
「中國基本古籍庫」更新連線版與原安裝版,雖然在使用介面上看似差異不大,實則不論在收錄內容還是操作功能上,都已有顯著更新,以下將羅列新舊二庫的綜合比較表,並舉數例說明升級版的四大看點與使用須注意之處(各位一定要看到最後喔!)。
一、中國基本古籍庫 安裝版vs. 更新連線版 綜合比較表
名稱 |
中國基本古籍庫 |
|
版本 |
安裝版 |
更新連線版 |
收錄內容 |
10,000部典籍(未收序跋),增附版本2500部。 錄文17億字,1,000萬頁影像。 |
10,000部典籍(收錄全書序跋),增附版本4,660部。 錄文19億字,1,300萬頁影像。 |
使用方式 |
需安裝程式。 |
以Proxy+Firefox連線使用。 |
使用限制 |
限中研院IP特定範圍內使用。 程式安裝限Windows作業系統。 |
限中研院IP特定範圍內使用。 設定Proxy,不限作業系統皆可連線使用。 |
登入人數 |
全院同時 4人上線 |
全院同時 6人上線 |
下載限制 |
每次僅能複製200字,限每日下載總量10,000字。 |
無限制。 |
書內檢索 |
不可 |
可 |
全文檢索 |
可 |
可,另可分別檢索正文與注文。 |
版本對讀 |
無法同步對讀。 |
錄文與底本可同步對讀。 |
注疏、眉批等內容 |
注疏大小字顯示,不錄正文以外的文字。 |
注疏大小字顯示,正文之外的眉批、圖像與標記皆錄入。 |
影像與錄文顏色 |
文字圖片全部黑白呈現 |
如原本文字圖片為彩色,皆以高清全彩呈現 |
附加工具 |
標點批註、常用字典 |
常用字典、古今紀年轉換 |
二、中基庫更新連線版四大看點
基本古籍庫更新連線版較原安裝版,有四大升級看點,以下分述之。
1.
增補全書序跋
以往安裝版收錄的典籍並未收錄原書序跋,錄文內容皆是從全書第一章開始。然而書的序跋文交代許多關於書籍的重要訊息,如作者的中心思想、成書背景、編纂過程,乃至不同版本的刊刻流變等。且除了作者自序外,亦常收有他人撰作的他序、贈序,並可藉此考察其與作者間的人際關係與交流網絡。[1]若說目錄是書籍的骨架,序跋即為書之精髓,其本身就是探索創作歷程及書籍生命史的重要文本。
本次新訂的更新連線版中收錄的所有書籍,皆將序跋文完整錄入,彌補了過去安裝版缺失的部分,帶領使用者真正進入書的原始脈絡中。如明代著名的文壇領袖錢謙益(1582-1664)所撰之《牧齋初學集》(明崇禎十六年瞿式耜刻本),安裝版錄文逕從卷一展開:
而更新連線版中,完整收錄錢謙益友人──程嘉遂(1565-164)、曹學佺(1575-1646)及蕭士瑋(1585-1651)三位文士,以及門生瞿式耜(1590-1651)所作序文:
![]() |
(明)程嘉遂,〈牧齋先生初學集序〉,收入《牧齋先生初學集》(明崇禎十六年瞿式耜刻本)。 |
![]() |
(明)蕭士瑋,〈讀牧翁集七則〉,收入《牧齋先生初學集》(明崇禎十六年瞿式耜刻本)。 |
![]() |
(明)曹學佺,〈錢受之先生集序〉,收入《牧齋先生初學集》(明崇禎十六年瞿式耜刻本)。 |
![]() |
(明)瞿式耜,〈牧齋先生初學集目錄後序〉,收入《牧齋先生初學集》(明崇禎十六年瞿式耜刻本)。 |
藉由細讀這些序文,便能了解錢謙益這本《初學集》的成書背景、作者的學思與官場經歷,以及他的詩文在文壇上受到怎樣的評價,或進一步透過這些舊故門生探討晚明士人群體間的情誼。[2]
2.
增附4,660種典籍版本
更新連線版全庫重新彙整,撤換過去安裝版中誤植的重複書籍,合併被拆分的典籍,增補了2,759部新書,同時提供更多珍貴版本供使用者參考。
以明代來華傳教的耶穌會士利瑪竇(Matteo
Ricci,1552-1610)來說,他為了向中國士人介紹上帝與天主教義所編譯的《天主實義》,[3]在原本安裝版收錄的只有「明萬曆三十五年燕貽堂刻本」;但在新版中基庫裡,增添了現今研究耶穌會士來華著作時更常利用的重要版本──追隨利瑪竇習西學的明代士人李之藻(1571-1630)所編纂的「天學初函」叢書版,[4]同時保留萬曆三十五年版,以資讀者對照參讀二版內容或比較異同。
![]() |
原安裝版僅收錄《天主實義》明萬曆三十五年燕貽堂刻本。 |
![]() |
連線版同時收錄《天學初函》版與明萬曆三十五年刻本。 |
![]() |
閱覽頁面中,二版本可與錄文同時對讀。 |
3.
重新錄入書中眉批、夾注及圖像,以近似原書型態方式呈現。
過去安裝版中的文字檔僅僅收錄書中正文,新版則重新以新技術再製,以近似原書的型態,除了正文以外,還將包含眉批、夾注甚至是彩圖,全部錄出呈現,所有文字位置、大小與色彩皆與原書幾乎相同。
以被認為是目前發現最早法醫學專書──宋代刑獄官宋慈(1186-1249)彙整刑案驗屍經驗編纂成的《洗冤錄》為例,原安裝版中只收錄清嘉慶十七年宋元檢驗三錄本,更新連線版則抽換為清乾隆時期著名考據學家與藏書家孫星衍(1753-1818)刻製的岱南閣叢書本,並附有現存最早的元刻本,另外還收錄其他四部清人對該書進行的補正校釋之作。其中較特別的是《補註洗冤錄集證》清道光二十四年翰墨園四色套印本,書頁上方眉批、圖示皆按照原書錄入資料庫裡,非常便於使用者對照閱讀,這也是以往安裝版所未見的。
![]() |
(清)王右槐增、李觀補輯,《補註洗冤錄集證》,卷1,頁31。頁上四色眉批皆如原書彩印對照錄入。 |
![]() |
(清)王右槐增、李觀補輯,《補註洗冤錄集證》,卷6上,〈附刊檢骨圖〉,頁2。圖說文字全錄入。 |
4.
資料庫功能全方位升級
除了上述收錄內容的差異,更新連線版中基庫在閱覽、檢索、下載等功能上,較原安裝版也有顯著的升級。其中最符合使用者需求的更新部分,首先是下載不再有每次/每日總字數限額,其次則是閱覽頁面,終於實現錄文與原書影像同步對讀功能。更重要的是,連線版還增加了書內檢索的功能,讀者也因此不再需要分別逐頁翻找查對某一段落到天荒地老了。
![]() |
每次/每日下載字數不再設上限。 |
![]() |
原安裝版的錄文與影像無法同步,需手動逐頁翻查。 |
![]() |
更新連線版自動調整為對讀模式。 |
![]() |
如果需要直接閱覽純文字或影像檔,則可點選上方「閱讀方式」,選擇「連讀原圖」或「連讀錄文」,即可連續閱讀內文。 |
![]() |
更新連線版增加書內檢索功能,讓使用者能快速找到書中的目標位置。 |
至於其他檢索功能方面,新版在檢索朝代上比起舊版劃分的更加細緻。此外,除了既有的全文、作者、朝代、書名、版本檢索功能之外,新版還增添了可分別檢索正文或註文的選項,有助於學者考察各家經典在不同時期注疏寫本詮釋變化。工具欄中也額外加入中西曆紀年轉換查詢功能,讓使用者能在閱讀史料時隨時查對年代。
![]() |
安裝版vs.升級連線版朝代檢索 |
就以前文提到的利瑪竇著作來說,除了《天主實義》外,原安裝版尚有收錄《辨學遺牘》、《交友論》、《二十五言》等書;而更新連線版卻刪除了前三本書,抽換為《同文算指》、《幾何原本》兩部數學相關著作,顯然兩版收錄的側重點並不相同。為避免失之東隅,建議各位不妨兩庫都先進行初步檢索,確保找到最多所需的參考材料,才是最佳的查用方式!
[1] 余英時,〈原「序」:中國書寫史上的一個特色〉,《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北京,2009),頁5-12。
[2] 錢謙益的人際交往與詩文評價,可參嚴志雄,〈陳寅恪論錢謙益「推崇曹能始踰越分量」考辨〉,《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期刊》55(2019),頁83-135。嚴志雄另有專著,《牧齋初論集:詩文、生命、身後名》(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8)。全書圍繞錢氏的家族興衰、晚明文人派系消長、以及錢氏文章在後世的傳播與影響,綜合考察了錢謙益研究中的重要課題。
[3] 有關《天主實義》中論證的上帝與西方天主教義的各種概念,以及明清士人如何理解之,可參考本所研究員呂妙芬,〈另類的儒耶對話──《天主實義》與明清儒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76(臺北,2023),頁41-79。
[4] 許媛婷,〈明末西學東漸的未竟之聲-以李之藻《天學初函》的選書為討論中心〉,
《故宮學術季刊》,25:3(臺北,2008),頁1-48。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