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美國出版英文專書的經驗分享(一):從面談到簽約

本文轉載自歷史學柑仔店(https://kamatiam.org/美國出版英文專書的經驗分享一從面談到簽約/)


陳韻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

 

2015年開始寫作英文專書以來,期間與不少學友交流專書的寫作與出版經驗,獲益匪淺。經過八年耕耘,專書《Good Formulas: Empirical Evidence in Mid-Imperial Chinese Medical Texts》(以下簡稱《Good Formulas》)終於要在今年夏天於華盛頓大學出版社(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出版了。感念過往學友們的慷慨分享經驗,本文回顧自己的專書出版經驗。北美學術出版的市場龐大,不同的漢學學科(如:文學、史學、哲學、宗教研究)、史學領域(如:斷代和專題領域不同)、出版社、書籍定位(如:學術專著、史學普及書、或教科書)的出版過程都差異頗大。以下的個人經驗只能算是管中窺豹,也無法確定自己對某些現象的解讀是否正確,只望供有志出版英文專書的學友參考。



1 《Good Formulas: Empirical Evidence in Mid-Imperial Chinese Medical Texts》書封。

圖片來源: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https://reurl.cc/NqG9Lk

 

關於英文學術專書的出版過程,坊間已有不少書籍討論,其中對我幫助最大的是William Germano的兩本書:《From Dissertation to Book》(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3)和《Getting it Published : a Guide for Scholars and Anyone Else Serious about Serious Books》(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6)。《From Dissertation to Book》詳細比較了博士論文和學術專書在章節安排、論證鋪陳、行文風格等方面的異同,以及比較出版社編輯在評估一份書稿的出版潛力時所看重的事項,與指導教授(和口試委員們)評量一本博士論文是否能通過畢業標準的考量點有何不同。這些比較幫助讀者更具體地掌握學術專書作為一種文類(written genre)的特色,以及編輯對專書作者的可能期待。

 

若《From Dissertation to Book》偏重傳授讀者如何寫出一本學術專書的書稿,《Getting it Published》則更關注書稿完成後,和編輯與出版社交涉的過程。《Getting it Published》從帶著書稿計劃書與編輯初次接洽,談到專書出版後的版稅分紅,並輔以信件聯絡範例和具體的數字,對從未出版過英文專書的作者,理解書稿出版的大致流程頗有幫助。

 

為免重複,本文不會複述或摘要《From Dissertation to Book》和《Getting it Published》的內容,而偏重討論作為一位在台灣任職的宋代史學者,於美國出版學術專書的心得。以下先列出自己接觸編輯和後續出版等各階段的時序表,再一一分享相關經驗。

階段編號

日期

活動與所交資料

1

2019/3/21-24

第一次見編輯:

1.     書稿計劃書(monograph prospectus

2.     履歷表

2

2020/9/10

初次提交(initial submission:

1.     書稿計劃書

2.     導論(Introduction

3.     書稿主論的一章作為樣章

4.     履歷表

3

2020/9/14

「初次提交」通過:編輯邀請寄來全書書稿

4

2021/6/25

寄出:書稿全稿

5

2021/7/14

出版社通過將書稿送外審

6

2021/12/20

收到:外審意見

7

2022/1/7

寄出:審查意見回覆書,敘述書稿修改計劃

8

2022/1/15

出版社通過出版此書、討論合約內容

9

2022/3/17

簽訂合約

10

2022/6/20

寄出:修改後的書稿、國圖與傅圖館藏的影像使用同意書

11

2022/8/17

寄出:出版社的本書市場調查問卷

12

2022/9/4-8

申請蔣經國基金會、美國亞洲研究學會(AAS)的出版補助

13

2022/9/6

收到:書稿一校稿 (copyedited),出版社希望一個月內寄回

14

2022/10/7

寄出:校對後的一校稿

15

2023/1/19

收到:書稿二校稿(proofs),出版社希望三週內寄回

16

2023/2/10

寄出:校對後的二校稿

17

2023/2/24

寄出:書稿的索引(index

18

2023/7

預計出版

表一 《Good Formulas》出版時序表

 

一、第一次見編輯(階段編號1

 

此次見編輯的目的是初步了解編輯對出版此書的興趣,和其出版社的審查流程與出版方向。如果是中國史研究,約見編輯的場合大多是每年三月美國亞洲研究學會(AAS)所舉辦的年會。我是大約會議舉行的一個月前,將書稿計劃書和履歷表寄給編輯,約會面時間。

 

不同於台灣,歐美學術出版社的領域分別較細。而AAS的會期只有四天,與其海投,只約見符合專書領域的出版社編輯較有效率。其中大學出版社(名字中有university press者)的學術聲譽,又較高於非大學的出版社(如:RoutledgeBrill)。而台灣有出版史學專書的出版社通常是綜合型的,例如:台大、聯經等,沒有偏重的史學斷代或專題領域。但在歐美,每年會定期出版多部中國古代史(秦漢到1911年前,暫不計算先秦考古研究,也不算文學、哲學等領域)學術專書(不算教科書、史普書)的出版社,遠遠少於出版民國時期和當代中國學術專書的出版社。這可能跟歐美的中國古代史學群小於近現代史學群、中國古代史學術專書的市場小於近現代中國史學術專書的市場有關。

 

據我到2020年的初步計算,願意每年出版三部以上的中國古代史學術專書的大學出版社有六間:Harvard University Press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其中Harvard University Press從未出版過中國古代醫療史專著、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有出版中國古代醫療史專書的傳統、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的書系偏向文化和思想史、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在當時是相對新的出版社,尚待建立學術口碑。

 

與編輯面談時,我覺得編輯們的考量點,除了從計劃書看書稿的學術貢獻外,另一個是看作者的英文書寫風格,例如:用字是否清晰流暢、文風是否具有可讀性(readable)、論證鋪陳的方向性是否清楚,方便學生讀者掌握論證脈絡和論點等。在英文方面,我利用國科會專書寫作計劃的業務費,聘請英文編輯潤稿。因為我在台灣找不到適合長期合作、又能配合機構報賬要求的英文編輯,最後是聘請了人在美國的編輯,採用跨國電匯的方式付款。

 

各家出版社的審查流程和出版策略各有不同。故與這些編輯面談,並非只是編輯單方面地檢視作者書稿的英文與學術貢獻,更像是「相親」,即作者同時尋找合意的審查流程和出版策略之出版社。例如:Harvard University Press可以接受書稿在內文出現大段的中文史料,然而編輯對出版的決定權較少,出版審查主要由學者組成的編委會決定;編委會開會的間隔時間卻較長,所以書稿的審查時程也會拉得比較長,這對有升等時限的助理教授會比較有壓力。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編輯的決定權較高,出版流程比哈佛快,但較重視書籍銷售量,故書籍封面較有設計感、並強烈希望書稿的讀者不只包括領域內的學者專家,也能作為課堂指定讀物。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的「初次提交」(initial submission)就要求看書稿全稿。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則要求作者第二本書的書稿要先投稿到該出版社審查。

 

這次見編輯時,我特別詢問了編輯能介紹書稿收錄多少已發表的文稿(指於期刊或論文集等正式出版的文章)。編輯的回覆都是:以出第一本書的資淺學者來說,已發表的部分越少越好,以免降低機構和個人讀者買書的意願。有些編輯更明確地回覆至多不要超過全書的四分之一。這要求對台灣的助理教授比較不利。因為台灣助理教授的升等和續聘,期刊論文即可,幾乎不接受博士論文改寫的專書作為升等材料。(一個例外是:當初申請該助理教授職缺時,未選擇博士論文作為代表著作。此時博士論文等於是尚未用過的升等材料,但這種情況頗為罕見。)對大部分、想出版英文專書的台灣助理教授來說,幾乎要從頭寫一本新書,而新寫的書稿章節也不能先以期刊論文的形式發表,故在寫作專書的期間,論文發表量會減少許多。例如:我20169月擔任中研院史語所助研究員以來,直到五年後20219月才有期刊論文發表。萬幸助研究員的合約是一簽五年,在所內同仁的包容下,我才有勇氣挑戰撰寫英文專書。

 

二、初次提交(initial submission)(階段編號23

 

這次提交的目的是讓編輯或出版社編委會審閱書稿的更多內容,判斷當日後收到書稿全稿時,是否有可能送外審。提交內容包括書稿計劃書、導論、樣章、履歷表。關於這次提交,我當初最大的疑問是:是否要同時投遞一個以上的出版社。針對此疑惑,我請教了歐美宋史學界的一些前輩學者,得到的答案南轅北撤。有些學者考量助理教授有升等時限的壓力,建議同時投遞數個出版社。有些學者則認為,同時投遞沒有太大意義,因為很可能最後都送給同一批審查人(有些出版社會將初次提交的資料送外審)。最後我是採取比較保守的建議,不同時投遞。考量到書稿雖然涉及宋代出版史和知識史,但主要的對話對象仍是古代醫療史,故我先投遞有出版中國古代醫療史專著的傳統、出版流程也比較快的華盛頓大學出版社。通過「初次提交」後,華大的出版社編輯向我說明繳交全稿後的出版時程、提供一些基本書稿格式規定、建議書稿長度,作為我完成書稿的指引。

 

另外在撰寫書稿導論的期間,我也會參考其他近期唐宋史英文專書。發現不同資歷的學者在導論和章節架構的安排有些差異。已經出版過一本書、且在頂尖大學任職的資深學者有時會在導論談論自己如何「發現」此議題的心路歷程。與之相對,該書是作者第一本書的資淺學者(通常是助理教授),導論會更快地提出本書主題的原創性和貢獻。而即使是後者,導論到底要不要先劇透各章論點,不同出版社、不同作者也頗有不同。但至少華大出版社的編輯不鼓勵這種導論劇透的作法,以免讀者只讀導論。

 

三、寄出全稿與簽約(階段編號49

 

寄出全稿後的流程與投稿期刊相似,都是等待出版社通知已通過將書稿外審、和等待外審意見。收到外審意見後,很幸運的,因為兩位審查人的意見都很正面,所以書稿不需要送第三審,我可以直接開始撰寫審查意見回覆書。因為外審意見對書稿的主論沒有爭議,多是希望增加與歐洲醫療和科學史對話的部分。故我在回覆書中,主要說明自己會在書稿的哪些章節新增與相關歐洲史論著的對話。

 

審查意見回覆書和外審意見會一起送到出版社的編輯會議,開會決定是否出版此書。通過出版此書後,編輯會寄來合約草稿。關於審閱合約草稿的注意事項,《Getting it Published》有詳細說明,此處不贅。

 

階段四到九中,我覺得與期刊審查最不同的地方是出版社對書籍銷售的重視。例如:外審意見表中,出版社會詢問審查人該書的可能讀者、該書是否適合作為課堂上的指定閱讀教材、以及市面上是否有類似主題的書,這些提問則少見於期刊審查意見表。另外,與編輯協商合約的過程中,我與編輯的一個討論重點是書稿的修改時間。我希望能有九個月的修改期,亦即20229月寄回書稿。但編輯希望能在20226月收到修改後的書稿,如此再經過一年的校對和製作,本書就能趕在2023年秋季開學前出版,有機會成為課程閱讀教材。雖然不知道編輯此說是否為說服作者提早交稿的說辭,最後我還是同意改成20226月底交稿。這種以回收出版成本為理由,回推交稿時間的作法,我還未在投稿期刊時遇到。

 

以上簡要回顧了專書從寫作到簽約的過程。野人獻曝,供學友們參考。之後預計再寫一篇心得,談論簽約以後、校對、申請經費補助到書籍實體出版後的過程。

 

------------------------------------------------------------------------------------------

本文轉載自歷史學柑仔店(https://kamatiam.org/美國出版英文專書的經驗分享一從面談到簽約/)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