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種東南亞近代華文報紙公開資源: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Libraries Digital Gems

 


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簡稱NUS)圖書館建置的Digital Gems,收錄各類數位化館藏,其中包含19-20世紀東南亞各國出版的華文報紙,目前已收錄152種,當中又以新加坡、馬來西亞華報典藏最豐。此外,該平台還收錄許多中國及東南亞華僑歷史文獻,這些文獻多為公開取用資源,開放世界各地的讀者線上閱覽、下載及列印,為致力於東南亞史及華僑研究的學者提供了珍貴史料的獲取管道。


NUS Libraries Digital Gems Collections - Chinese Newspapers


收錄類型:19-20世紀東南亞各地出版之華文報紙。
收錄數量:152種,詳細收錄清單請參見以下表格。
收錄年代:1887-1985年



         嵌入Google試算表

收錄清單

資料庫中收錄了六個東南亞國家曾經發行的華文報紙,包含汶萊、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及泰國,這些國家長久以來都是華僑主要的移居地。早在明清以前,華人經濟活動已藉由季風貿易駛向東南亞,將中國國內的商業、手工業乃至各種文化習俗帶到了菲律賓、爪哇和婆羅洲等地。

        19世紀中以後,隨著《中英北京條約》的簽訂,清廷正式開放華工合法出境工作,從此,更多華人為了謀生離開原鄉(多出華南、華中,以閩、粵最盛),赴南洋從事採礦、農耕及經商,有的在當地娶妻生子、成家立業,最終落地生根。但這並不意味著華僑與中國原鄉的關係就此切斷,他們在思想、文化、經濟乃至生活方式,仍與原鄉保持密切聯繫,因此造就了東南亞獨特的華僑文化。[1]隨著華人社群在當地擴大,資訊交流的需求提升,再加上經商致富的華僑漸增,為華僑辦報構築了充分的外在條件。[2]而僑民心繫原鄉的熱情或社會參與的使命感則成為內在動力,讓華文報紙以共通語言,作為訊息傳遞與新聞流通的載體,得以應運而生。[3]華文報紙一方面更新華商經貿所需的商業消息及社會動向,一方面向華僑傳遞中國原鄉的發展近況,進而凝聚僑民的向心力。

 

    鑒於華文報刊與東南亞華僑的緊密性,這些報紙也成為中國政府乃至各政治派系爭相競逐的領域。如辛亥革命前後,以孫文為首的革命派與康梁號召的保皇派,都曾在南洋參與辦報,爭取當地華僑的支持與響應;[4]北洋政府與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亦分踞南洋各報山頭,展開激烈筆戰;[5]抗戰時期,國家的空前危難加上國民政府的呼籲,刺激華僑愛國心,他們透過報紙募資捐款、或投身抗日行動,以搶救深陷戰火的祖國;國共內戰直至1949年之後,國共兩黨對海外僑民的拉攏仍是不遺餘力,亦各擁數家為之喉舌的華文報紙。這些在在都顯示了南洋華僑與華報對中國政治發展的影響力。[6]在這個公開的華文報刊資源裡,讀者可以一一查閱這些刻印在華僑歷史上的痕跡。

 



立場傾保皇派的《南洋總匯新報》,常發社論批評革命之不可為。
上圖為 亦市,〈論革命必不能行於今日〉,《南洋總匯新報》(又名總匯新報),1908629日,第一版。資料來源:NUS Libraries Digital Gems

 

《星洲晨報》支持以孫文為首的革命黨人,亦常於報中抨擊清廷。上圖為 準,〈清政府又發招撫孫黨之夢話〉,《星洲晨報》,1909128日,第二版。資料來源:NUS Libraries Digital Gems

 

抗戰初期,國民黨支持的《新國民日報》經常於報上募款援助國內軍需資金或救援傷兵。當時這般關注中國戰況的華報非常多。上圖為〈星籌賑會再函各埠籌賑會 願全馬籌足千萬元〉,《新國民日報》,193792日,第三版。資料來源:NUS Libraries Digital Gems

 

如何閱覽、下載或列印報刊內容?

🙋:「點選報紙畫面後,無法閱覽,反而跳出需Login的訊息,這不是公開取用的資源嗎?我不是NUS師生也可以登入使用嗎?」

 當然可以!跟著以下步驟操作,就可以線上閱覽、下載或列印整版報紙囉!

 



1.     點選報刊影像。

2.     出現Login畫面,選擇「Sign-in as Guest User」(如未顯示訪客登入,代表該報刊僅限校內師生閱覽

3.     輸入身分、所屬機構與研究領域Login。(有時需要通過「我不是機器人」考驗)

4.     進入閱覽畫面,即可點選右上角下載pdf檔或列印頁面。

 

溫馨提醒:該資料庫無法使用關鍵字檢索,建議使用者先鎖定欲查詢時間段,再進入報紙中逐頁瀏覽。

 

資料庫亮點

    本庫收錄的除了東南亞幾家著名大報,如新加坡最早的華文報紙《叻報》(1887-1932)、檳城第一家華文報紙《檳城新報》1895-1941),以及知名華商胡文虎所辦的《星檳日報》、《星洲晨報》等外,也納入了不少在地發行的小報。比起時刻與原鄉連結並遙相呼應的大報,小報刊登的內容更貼近當地華人的生活及休閒娛樂,涉及主題包羅萬象,舉凡文學小說、電影宣傳、醫療保健、兒少教育、體育賽事、名人八卦、腥羶情色無所不包,有時也痛批中國時政,言辭甚至比大報更為激進,展現出東南亞華人社會的市井百態。[7]

 

庫中收錄的《曼舞羅》是東南亞早期發行的代表性小報之一,由星洲南洋影電公司於1926年創刊,以宣傳電影為主要目標。[8]上圖為《曼羅舞》,192779日,第一版。資料來源:NUS Libraries Digital Gems

 




醫學類的小報,如《星洲醫學旬刊》,刊載了新加坡當地執業醫師、藥局的資訊,或向民眾傳遞簡單的衛教知識。上圖為《星洲醫學旬刊》,19278月號,第三版()、第四版()資料來源:NUS Libraries Digital Gems



 

🪄NUS Libraries Digital Gems平台上其他與近代史相關參考資源:

1.      東南亞華人歷史文獻:東南亞華人創辦了各種氏族組織、學校、報紙和期刊,留下了數千份具有歷史價值的文獻。這些文獻是研究華僑經濟和社會歷史、政治活動以及其宗教信仰的傳播的重要資源。[9]收錄文獻包括期刊、學校和社會組織的內部通訊、歷史書籍、家族譜系和圖片。

2.      東南亞英文報紙:東南亞各國出版的英文歷史報紙,廣泛報導國內和世界各地的商業、經濟、政治和社會事務新聞。

3.      馬來報紙:包含以爪夷文(源自阿拉伯語的馬來文字)和魯米(羅馬化馬來語)出版的馬來報紙。這些報紙主要刊登在地新聞,強調馬來亞和新加坡馬來社群的發展議題,並捍衛馬來人的權利。

5.      峇峇娘惹典藏:該館藏由新加坡國立大學圖書館收集的有關土生華人社區的圖書及期刊資源。

5.      馬來亞及新加坡主要資料索引:馬來半島和北婆羅洲的殖民政府辦事處收錄的文件清單。

8.      新加坡歷史地圖(1846-2010):提供31種1846-2010年繪製的新加坡地圖。

7.      歷史、文化和遺產:收藏與新加坡歷史相關的出版品,也包括廣義的東南亞歷史、遺產和文化相關的手稿、照片和地圖。

8.      海峽殖民地相關法律文件:收錄19-20世紀英國在海峽殖民地的相關法律文書、殖民條例等。

9.      馬來研究:馬來研究館藏包括阿拉伯語、英語和馬來語材料。這些資料在馬來群島內外出版,要不是羅馬化的,就是爪夷文的。該館藏收藏有學術論文、編年史、文化和文學作品以及社會評論。

10.  戰前日本關於東南亞的出版物:日本作家撰寫的戰前有關東南亞的日本出版品。這批藏書主題廣泛,包括社會學、經濟、動物學、農業、商業、旅遊、歷史、文化和民族學的書籍。有些書著重特定國家或殖民地,而有些書則涵蓋整個東南亞,另有一些專門介紹東南亞華僑。

11.  醫藥與健康:典藏1864-1998年間,新加坡醫學界及有關領域研究者撰寫的專著及1911-1955年出版的馬來亞醫學期刊。


📣號外加碼📣配合本期資源介紹,本館亦推出圖書館數位典藏網線上主題展海外華僑與中國,歡迎各位入內參觀瀏覽!

[1] 有關東南亞華人與中國原鄉和所處當地政權的關係,可參見王賡武,〈南洋華人民族主義的限度 1912-1937〉,收入氏著《東南亞與華人──王賡武教授論文選集》(北京:新華書店,1987),頁132-154。近期新書亦有太田泰彥著;葉靜嘉譯,《發現峇峇娘惹 : 推動近代東南亞發展的神祕商業貴族》(新北市 : 黑體文化出版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發行, 2023)。

[2] 彭步偉,《東南亞華文報紙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頁18

[3] 崔貴強,《新加坡華文報刊與報人》(新加坡:海天文化企業,1993

,頁25)。

[4] 相關研究可參考彭劍,《清季憲政大辯論:《中興日報》與《南洋總匯新報》論戰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5] 崔貴強,《新加坡華文報刊與報人》,頁22-24

[6] 有關中國政府對東南亞華人的認定與態度,請參考本所出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最新一期刊文:李盈慧,〈書寫「東南亞華人」—中國政局下的多重表述〉,《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21(臺北,2023),頁153-190。有關星馬地區華報從戰前到戰後的發展,以及各報幕後支持的政治派系,可參考崔貴強,《新加坡華文報刊與報人》(新加坡:海天文化企業,1993)。

[7] 崔貴強,《新加坡華文報刊與報人》,頁38-44168-177

[8] 崔貴強,《新加坡華文報刊與報人》,頁40

[9] 有關馬來亞華人信仰研究,可參見本所助研究員廖小菁,〈「仙居古廟鎮蠻邦」:拉律戰爭與何仙姑信仰在英屬馬來亞的開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00(臺北,2018),頁47-84


留言